首页>资讯 > >正文

2022年临港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产教融合显成果


(相关资料图)

“2022年临港高校毕业生平均去向落实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改处处长吴群峰向记者介绍道。

“临港高校比较实用,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比较符合企业需求,特别是电力、电机等跟我们专业强相关的学生,很多一毕业都是被一些行业内大厂一抢而光的,”积塔半导体党委书记徐燕说道。

临港高校良好的就业情况与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建设密不可分。

2021年1月,临港新片区作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揭牌,两年来建设斐然。“我们推进了‘1+X’证书、新型学徒制等试点、探索‘订单培养’等模式创新,为17家单位50个项目提供综合支持,支持培育了21家产教融合试点企业,3家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完成产教融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5个案例获评教育部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吴群峰一口气介绍了多项临港产教融合成果。

两年来的阶段性成果令人瞩目,站在这样的基础上,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接下来要怎么做?

3月23日,《关于支持临港新片区加大先行先试探索深化产教融合城市建设若干措施》发布,提出了加快构建产教融合制度环境、加强创新探索先行先试、加大平台资源布局力度等3个方面、15项具体措施。

“我们这次政策一方面是重点支持临港作为核心区的建设,另外一方面也是通过政策体系的构建,为全市政策制度的安排积累经验。我们希望临港这边的先行先试能在全市推广,有一些重点项目、重点平台,不光在临港,也可以辐射全市乃至长三角。”市发改委社会发展处副处长陆骋说道。

临港产教融合的发展为全市乃至长三角提供样本,而新片区的产教融合建设也在继续推进。2021年,临港管委会建设培育了首批9家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基地,今天(3月23日),管委会又新增挂牌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上海遨拓深水装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5家产教融合基地;同时,创建了3家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分别是上海电机学院、上海电力大学和临港集团等。

“建立这两类基地是为了两类基地结合起来,发挥重大平台集聚、辐射、带动功能优势,进一步激发资源要素活力动力。”吴群峰介绍道。

临港还发布了产教融合综合能力提升人才培训计划(临港菁英、临港工匠)。据介绍,临港菁英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促进新片区的企业和应届毕业生的双向选择,今年将开展7项活动,包括应届毕业生的专业见习、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以及教师的企业实践等;而临港工匠计划则重点聚焦一线产业工人,旨在提升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将在今年开展8项活动,包括技能培训、学历提升以及技能竞赛等。

标签:

相关阅读